【课程介绍】
本中级课程是专为已掌握药香制作基础知识的学员设计的深度进阶课程。
课程将带领学员从理论到实践,系统性地深入非遗药香的核心领域。
您将不仅学习中医药发展史与香药的深度关联,精读经典香文献,更将重点解析二十种核心香药的药性与应用,并初探药香膏方的奥秘。
在实操层面,课程将超越初级的基础形态,专注于教授线香、盘香、花草饮及家居养生膏方这四大实用品类的精细配方设计与复杂制作工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能独立完成多种高品质药香产品的创作与调整,真正踏入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生活的药香实践之门。
【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将能够:深入理解药香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理论联系,具备独立解析复杂香方和设计基础配方的能力;熟练掌握线香、盘香从原料配比、和泥塑形到窖藏阴干的全套精细化制作流程,并能诊断和解决制作过程中常见的开裂、变形、燃烧不均等问题;
学会运用药食同源的理念,设计与制作两款具有特定养生功效的花草饮,并掌握其冲泡与禁忌;独立制作1-2款实用的家居养生膏方,了解其从熬煮浓缩到保存使用的完整知识体系。最终,旨在培养能够传承非遗技艺,并灵活运用于日常健康生活之中的专业级药香制作人才。
【课程内容】
一、基础理论模块
中医药发展史与药香关联
香文献选读
二十种香药解析
膏方简介
二、实操制作模块
配方解析及制作线香:学习线香的核心配方设计(主料、辅料、黏合剂、水的比例);掌握线香的和泥、醒泥、挤线、晾晒、阴干、窖藏等关键工艺;实操制作安神线香、提神线香各一款,学习线香的燃烧测试与品质调整方法。
盘香制作:了解盘香的分类(手工盘香、机制盘香)、规格(燃烧时长、直径);掌握盘香的原料配比、揉泥技巧、手工搓条、盘绕成型、固定晾晒的完整流程;实操制作一款 2 小时燃烧时长的盘香,解决盘香开裂、变形、燃烧不均等常见问题。
花草饮制作:结合药香养生理念,学习药香花草饮的配方设计原则(性味调和、功效明确、口感适宜);系统介绍药食同源香药(如桂花、玫瑰、陈皮、薄荷、甘草等)在花草饮中的应用;实操制作 2 款不同功效的花草饮(如疏肝理气饮、清热润燥饮),掌握冲泡方法与饮用禁忌。
家居养生膏方:学习家居简易药香膏方的制作工艺(原料处理、熬煮、浓缩、成型、保存);掌握安神助眠膏、理气舒缓膏、驱蚊止痒膏等实用膏方的配方与实操;了解膏方的使用场景(外用涂抹、穴位按摩、香薰辅助)与储存技巧,制作可长期使用的家居养生膏方1-2 款。
【适合人群】
- 已完成非遗药香初级课程或具备同等基础的学习者。
- 中医药文化、传统香文化及手工艺制作的深度爱好者。
- 希望进一步提升药香产品专业化制作水平的手工从业者。
- 注重健康养生,希望系统学习药香知识为家庭保健服务的人士。
- 寻求在健康、文创、疗愈等领域拓展业务的专业人士。
【学校简介】
北京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李良松院长的学术团队。针对团队学术成果《中国香文献集成》进行产、学、研转换的机构,也是国内首家针对中医芳疗、商务芳疗、老年芳疗展开专业研究的机构。下设学术部、市场研发部、会议联络部。
本机构多年来秉持“勤求博采 厚德济生”的中医精神,探索欧洲芳香疗法与中医传统香药结合实践,2015年在李良松院长的指导下,在继承和不断修正中,历时近两年形成了《中医芳香疗法师》培训课程,经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核批准并核发证书。
2016年芳香学术成果《中国香文献集成》36部整理完毕出版,开始以培训课程为主进行前期的产学研转换。
2017年, 研究所改制注册成立北京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师资介绍】
白英艳老师
满族白氏非遗传统药香第六代传承人
南京“紫金山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管理科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芳香疗法》课程项目负责人
擅长将中医传统芳香药物疗法与现代芳疗法结合,2006年研习英、德、法系国际芳香疗法至今,对商务人士亚健康问题、中老年慢病的辅助治疗、日常家居照护,运用中药、精油、药膳进行调理。
李立群老师
高级药香研究员,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药香手作任课老师
【环境介绍】
机构外部
机构门口
【现场教学】部分展示
授课现场
教学现场
【学员风采】部分展示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