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的非遗药香入门实践课程,旨在带领学员从零开始,步入博大精深的中华药香殿堂。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涵盖“基础理论”与“实操制作”两大核心模块。
学员将不仅学习药香文化的历史源流、发展现状及经典文献,更将通过亲手制作印篆香、四时家居香囊及设计雅集香席,沉浸式体验传统药香的制作技艺与运用场景。
课程提供全套讲义、专属实操耗材包及结业证书,确保每位学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扎实地迈出非遗药香传承的第一步,感受香气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生活美学。
【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员将能够:系统了解中国传统香文化与非遗药香的发展脉络及核心知识;掌握印篆香从原料配比、揉泥到脱模的全套制作技艺,并能独立完成不同形制的香篆作品;
学会根据四季养生理念,设计并制作至少两款具有驱蚊避疫或暖身安神功效的实用家居香囊;初步掌握传统香席的基本礼仪、器物搭配与空间布置原则,具备设计并主持一场简约雅集香席的初步能力。
最终,引导学员将药香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从知识到应用,从技艺到修养的全面提升。
【课程内容】
一、基础理论模块
传统香文化与药香发展史
非遗药香的现状与传承
中华药香与国际芳香市场发展概况
香文献介绍及香药解析
二、实操制作模块
印篆技艺:学习印篆香的原料配比(基础香粉、黏合剂、助燃剂)、揉泥技巧、填模方法、脱模要点;掌握不同形制印篆(圆形、方形、梅花形等)的制作流程,实操体验 “香篆焚香” 的传统仪式感,理解印篆香在静心、礼仪中的应用场景。
四时家居香囊:结合四季养生需求,学习春夏季驱蚊避疫香囊、秋冬季暖身安神香囊的配方设计;掌握香囊填充物的处理(香药粉碎、混合、防潮)、囊体缝制、佩戴 / 悬挂技巧;实操制作 2 款不同功效的家居香囊,兼顾实用性与装饰性。
雅集香席的设计:了解传统香席的礼仪规范、器物搭配(香炉、香盒、香夹、香勺等);学习小型香席的场景布置(空间选择、氛围营造、座次安排);实操设计一套简约雅集香席,掌握香席中香品展示、焚香演示、宾客互动的基础流程。
【适合人群】
- 传统文化与非遗爱好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技艺、香道文化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入门的人士。
- 手作工艺与生活美学爱好者: 热爱手工艺制作,追求生活品质,希望为家居增添雅致氛围与实用功能的学员。
- 健康养生人士: 关注身心健康,对运用自然芳香疗法进行日常保健、情绪调节有需求的人群。
- 相关行业从业者/创业者: 如芳香疗法师、茶艺师、瑜伽导师、文创产品开发者、礼品行业从业者等,希望拓宽知识技能与业务边界。
- 零基础初学者: 无需任何相关背景,渴望寻找一个放松身心、培养新兴趣爱好的所有社会公众。
【学校简介】
北京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李良松院长的学术团队。针对团队学术成果《中国香文献集成》进行产、学、研转换的机构,也是国内首家针对中医芳疗、商务芳疗、老年芳疗展开专业研究的机构。下设学术部、市场研发部、会议联络部。
本机构多年来秉持“勤求博采 厚德济生”的中医精神,探索欧洲芳香疗法与中医传统香药结合实践,2015年在李良松院长的指导下,在继承和不断修正中,历时近两年形成了《中医芳香疗法师》培训课程,经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核批准并核发证书。
2016年芳香学术成果《中国香文献集成》36部整理完毕出版,开始以培训课程为主进行前期的产学研转换。
2017年, 研究所改制注册成立北京杏林芳香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师资介绍】
白英艳老师
满族白氏非遗传统药香第六代传承人
南京“紫金山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管理科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芳香疗法》课程项目负责人
擅长将中医传统芳香药物疗法与现代芳疗法结合,2006年研习英、德、法系国际芳香疗法至今,对商务人士亚健康问题、中老年慢病的辅助治疗、日常家居照护,运用中药、精油、药膳进行调理。
李立群老师
高级药香研究员,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药香手作任课老师
【环境介绍】
机构外部
机构门口
【现场教学】部分展示
授课现场
教学现场
【学员风采】部分展示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