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教授中医基础,为中医新手树立正确中医思维。
【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解释宇宙万物的本源(精、气)及其运动变化。
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流动。
阴阳学说
万物分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用、消长转化)。
分析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平衡关系(如“阴虚阳亢”)。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特性与归类。
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解释脏腑关联和疾病传变(如“肝病传脾”)。
【人体结构与功能】
藏象学说(核心!)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以“藏”为主。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传化水谷,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功能似脏,形态似腑。
注:中医的“脏腑” ≠ 西医解剖器官,而是功能系统。
气血津液
气:推动、温煦、防御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血:濡养全身。
津液:体液的总称(汗、泪、唾液等)。
三者相互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津血同源。
经络学说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联系脏腑肢节(针灸理论基础)。
【病因与发病】
病因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传染病)。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逸。
其他:痰饮、瘀血、外伤等。
发病原理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条件。
【病机与辨证基础】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虚实变化)、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
辨证思维启蒙
学习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框架。
【防治原则】
预防思想
“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
课程12节课,每节课1小时左右,上课方式为线上直播,在钉钉群。课重复看回放,在百度网盘的群里面。
【教学目的】
帮助中医新手树立正确的中医思维。
张力伟
自幼学道,传承思邈医学精华,2024年加入中国道医协会,2017岁开始讲经,2019岁进入中医培训行业,带过许多西转中的医生,如今都有一定成就。
【机构简历】
岐黄至要,秉持中医经典智慧。源于黄帝与岐伯探讨医学,其思想集于《黄帝内经》。涉及养生、病理、诊疗等,构建中医理论基石。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纲,为后世中医发展指引方向,对传承中医文化、守护健康意义非凡 。
【机构优势】
岐黄至要优势显著。拥有深厚中医底蕴,溯源岐黄经典智慧。专家团队经验丰富,深研中医理论与实践。项目成果丰硕,参与众多中医临床研究与课题。服务全面,涵盖中医诊疗、养生指导等。秉持传承创新理念,致力于让中医惠及更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