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AI人工智能行业落地场景加速渗透,同时行业对技术实操人才的专业标准与项目能力要求持续提高。近期不少读者私信小编,询问有没有 “硬核”“接地气”的AI人工智能培训平台,既担心 “零基础学AI智能设备操作会不会吃力、行业技术标准能不能吃透”,也好奇“教学安排是否兼顾理论拆解与项目实景实操”;为帮大家解答这些疑问,小编专门咨询、调研并实地探访了深兰科技培训中心,下面就为大家解析该中心的师资实力,也许能给你找准方向。
深兰科技成立于2014年,由归国博士团队创立,是人工智能超级独角兽,头部AI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集群,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深兰科技人工智能培训业务是在2019年跟上海交大共建合作,随着业务的壮大,2022年,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授牌的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和人工智能国家队深兰科技共建了全国具有官方资质的国家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在这里学习的学员,拥有高端的校友朋友圈,往期学员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的应届毕业本科硕士生,以及还有各种行业在职的博士、教授、专家、创始人。
王博士
同济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先后在各类国际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并有已授权发明专利2项。
长期跟踪与分析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挖掘应用场景,制定产品创新策略。主导完成AI手脉注册与访客一体机、AI热感人脸考勤门禁一体机等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罗教授
机器学习和算法专家,原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算法工程师;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TOP10,30多项个世界会议挑战赛金奖。在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以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均有丰富的研究和实战经验, 申请算法专利37项,软著8项
王博士
清华大学学士,浙江大学理学博士,理论物理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自动驾驶算法专家。长期从事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自动驾驶算法领域,具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发能力。
赵博士
中科大硕博、日本冈山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AI算法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曾任职华南师范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广药集团新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从事人工智能模型在医学图谱分析、新药研发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相关算法开发;承担省级科研项目二项。
2025年,该基地与上海临港产业大学全面深度共建合作,除了深兰科技作为实践单位之外,现在还新增加共建单位包括临港集团、科大讯飞、中科院、苹果、阿里、英特尔等多家头部机构企业,学员学完课程之后可以去这些优选企业项目组实践。该基地依托全国知名的深兰科技等头部AI企业的算法技术与人工智能商用项目平台,培养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程师、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程师等100多个岗位的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高技能人才,学员规模已超过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