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艺考的赛道上,师资力量宛如基石,支撑着学子们逐梦的大厦。郑州舞悦星艺考学校的授课老师们,正是这样一群默默为梦想奠基的引路人。他们有着怎样的专业背景?教学上又有哪些独特之处?能否助力学生叩响理想院校的大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探寻答案。
师资力量——部分
张祯
高校教师,从事舞蹈表演、教育教学工作17年;中专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舞专业;曾任职上海歌舞团;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舞蹈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郑州市舞蹈家协会会员;担任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舞蹈编导及表演工作;
《紫禁城》舞蹈专场演出,担任主要角色;担任电影《苏儿》全球首映礼舞蹈编导及表演工作;担任上海世博会、《上海旅游节》启动及闭幕仪式舞蹈编导及领舞演员;承担《金鸡百花》、《上海国际电影节》、《全球华语音乐榜》等国际性文艺盛会的开幕式编导及演出工作;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舞动奇迹》、《名声大震》等多档节目录制,并担任舞蹈编导和表演工作;多次参加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演出;曾荣获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健峰
资深编导/艺术教育导师,从事舞蹈表演、编导工作2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曾就职于甘肃省民族歌舞团担任首席舞者及舞蹈编导,兼任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
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作为总导演编导《民族之舟,大爱舟曲》在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中获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编导并主演《东归路》,获甘肃省“飞天杯”编导金奖、表演金奖;甘肃省专业舞蹈大赛获群舞编导银奖;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那山,那水,那云》荣获金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红河谷·序》获得表演银奖;北京市专业舞蹈比赛《红河谷·序》获表演“二等奖”;领舞《乌云塔拉》荣获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奖舞蹈二等奖;领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剧目调演”《甘肃记忆》荣获金奖。
徐博伶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三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少儿舞蹈考级评委;全军文艺汇演《女兵》、《红风筝》二等奖获集体三等功;音乐剧《赤道雨》全军文艺汇演舞蹈表演二等奖、十大精品工程奖;承担军事科学院、中央党校、军委大楼慰问、赴香港驻港部队慰问、赴泰国庆祝建交活动、海军建军55周年晚会、军委大楼驻华武官慰问、青岛中俄军事演习慰问、全军文艺汇演等晚会编导并参与演出。
郑芳
高校教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舞蹈理论评论委员会会员;郑州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规划教材《敦煌舞把杆训练教程》编委;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敦煌壁画舞姿复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路径研究一—以舞蹈美育为例》;国家首批虚拟教研室《敦煌舞虚拟教研室》等数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在CSSCI扩展版、期刊等发表论文数篇,曾荣获国家奖学金、科研创新奖金、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原创作品《拥》获甘肃省海洲杯三等奖;山西省第九届“雏菊奖”艺术大赛三等奖;第十四届新加坡国际舞蹈节总决赛舞蹈金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