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用验方介绍】
一、头部:缓解头痛、改善头皮问题
1. 风寒头痛验方 —— 生姜川芎饮
适用症状:受凉后头部紧痛、遇寒加重,伴随轻微鼻塞、恶寒。
配方组成:生姜 3 片(约 15g,带皮)、川芎 6g、葱白 2 段(连须)、红糖 10g。
使用方法:将生姜、川芎、葱白洗净,放入锅中加 500ml 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滤出汤汁,加入红糖搅拌至融化,温服。每日 1 剂,分 2 次饮用,连服 2-3 天。
注意事项:风热头痛(头痛伴咽喉肿痛、口干)者禁用;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头皮瘙痒、头屑多验方 —— 侧柏叶洗头方
适用症状:头皮频繁瘙痒、头屑明显,无明显红肿或脱发。
配方组成:侧柏叶 30g、皂角 15g(打碎)、菊花 10g。
使用方法:将三种材料放入纱布袋中,加 1000ml 清水浸泡 30 分钟,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放至温凉(约 40℃)。取出纱布袋,用煮好的药液洗头,轻轻按摩头皮 5-8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每周使用 2-3 次,坚持 2 周可见改善。
注意事项:头皮有破损、炎症者慎用;对上述材料过敏者禁用。
二、面部:调理痘痘、改善面部暗沉
1. 轻度痤疮验方 —— 金银花马齿苋茶(内服)+ 外敷膏
适用症状:面部反复长红肿小痘,伴随轻微口干、便秘。
内服配方:金银花 10g、马齿苋 15g、生甘草 5g。
内服方法:材料洗净后加 500ml 清水,煮 15 分钟,代茶饮用,每日 1 剂,分 3 次服,连服 1 周。
外敷配方:新鲜马齿苋 30g(洗净捣烂)、珍珠粉 2g。
外敷方法:将捣烂的马齿苋与珍珠粉混合调成糊状,避开眼周、口鼻,均匀涂抹于面部痘痘处,15 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周外敷 2 次,与内服同步进行。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易腹泻、怕冷)者内服需减量;外敷前先在耳后做过敏测试。
2. 面部暗沉、色斑(轻度)验方 —— 当归红枣枸杞饮
适用症状:面部无光泽、肤色偏黄,伴随轻微气血不足(如手脚冰凉、月经量少)。
配方组成:当归 5g(切片)、红枣 5 颗(去核)、枸杞 10g、桂圆肉 3 颗、黄芪 6g。
使用方法:所有材料洗净,放入养生壶或保温杯,加 800ml 沸水,焖泡 30 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 1 剂,坚持饮用 1 个月,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提亮肤色。
注意事项:容易上火(口干、咽痛)者减少桂圆、黄芪用量;月经期间暂停饮用。
三、颈部:缓解颈肩酸痛、改善咽喉不适
1. 颈肩劳损酸痛验方 —— 艾叶生姜热敷包
适用症状:长期低头后颈肩僵硬、酸痛,无明显红肿或活动受限。
配方组成:艾叶 20g、生姜 10g(切丝)、粗盐 500g(或大粒盐)、纱布袋 2 个。
使用方法:将艾叶、生姜丝与粗盐混合,放入锅中翻炒至盐变热(约 60℃,手摸不烫为宜),装入纱布袋中,封口后热敷颈肩酸痛处,每次 15-20 分钟,温度降低后可重新加热再敷。每日 1-2 次,坚持 1 周可缓解僵硬。
注意事项:热敷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颈肩有急性扭伤(48 小时内)者先冷敷,48 小时后再用此方法。
2. 咽喉干痒、轻微咽痛验方 —— 罗汉果胖大海茶
适用症状:用嗓过度(如教师、主播)或换季时咽喉干痒、轻微刺痛,无发热、吞咽困难。
配方组成:罗汉果半个(掰开)、胖大海 1 颗、麦冬 6g、桔梗 5g。
使用方法:材料洗净后放入保温杯,加 500ml 沸水,焖泡 15 分钟后饮用,可续水 2-3 次。每日 1 剂,症状缓解后即可停用,不宜长期饮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用胖大海;儿童、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躯干:调理腰背酸痛、改善脾胃不适
1. 腰背冷痛验方 —— 杜仲核桃猪腰汤(食疗)
适用症状:腰部发凉、酸痛,遇冷加重,适合中老年或产后腰背虚寒人群。
配方组成:杜仲 10g(切片)、核桃 2 颗(去壳)、猪腰 1 个(处理干净,去除筋膜)、生姜 3 片、葱段适量。
使用方法:猪腰切花刀,用料酒、盐腌制 10 分钟去腥;杜仲、核桃、生姜放入砂锅中,加 800ml 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猪腰,转小火煮 30 分钟,加葱段、盐调味即可食用。每周 1-2 次,喝汤吃猪腰、核桃,有助于温肾强腰。
注意事项:湿热腰痛(腰痛伴口苦、小便黄)者禁用;高血脂患者适量食用猪腰。
2.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验方 —— 山药莲子小米粥
适用症状:饭后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适合儿童、老人或术后脾胃虚弱人群。
配方组成:山药 20g(去皮切小块)、莲子 15g(去芯)、小米 50g、南瓜 20g(切小块)、红枣 3 颗(去核)。
使用方法: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电饭煲或砂锅中,加 1000ml 清水,按 “煮粥” 模式煮 40-50 分钟,至粥浓稠即可。每日 1 次,早餐或晚餐食用,坚持 2 周可改善脾胃功能。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减少红枣用量;积食(腹胀、口臭)严重时暂停食用,先清积食。
五、四肢:缓解关节不适、改善手脚冰凉
1. 风湿性关节痛(轻度)验方 —— 桑枝桂枝煮水泡手 / 脚
适用症状:天气变化时手指、脚趾关节酸痛、僵硬,无明显肿胀变形。
配方组成:桑枝 15g、桂枝 10g、透骨草 12g、艾叶 8g。
使用方法:材料洗净后加 1500ml 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滤出药液,放至温凉(约 45℃,不烫皮肤为宜)。将疼痛的手或脚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次 20 分钟,药液凉后可加热再泡。每日 1 次,连泡 10 天为 1 个周期。
注意事项:关节有破损、炎症者禁用;浸泡后及时擦干,注意保暖。
2. 手脚冰凉验方 —— 当归生姜羊肉汤(食疗)
适用症状:冬季手脚冰凉、畏寒,伴随气血不足(面色苍白、易疲劳)。
配方组成:当归 8g(切片)、生姜 5 片、羊肉 200g(切小块)、白萝卜 50g(切小块,去膻)、胡椒粉少许。
使用方法:羊肉用冷水浸泡 30 分钟去血水,焯水后捞出;当归、生姜、白萝卜与羊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 1000ml 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1 小时,加胡椒粉、盐调味即可。每周 1 次,冬季食用,可温补气血、改善循环。
注意事项:容易上火、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盗汗)者慎用;痛风患者急性期禁用。
六、足部:改善脚气、缓解足跟痛
1. 脚气(水疱型、糜烂型轻度)验方 —— 苦参黄柏泡脚方
适用症状:足部瘙痒、起小水疱,或脚趾间轻微糜烂,无明显感染。
配方组成:苦参 15g、黄柏 12g、蛇床子 10g、白鲜皮 8g、明矾 5g(研末)。
使用方法:前四种材料加 1500ml 清水煮 20 分钟,滤出药液,放至温凉(约 40℃),加入明矾末搅拌至溶解。双脚浸泡在药液中 20 分钟,泡后自然晾干,不擦脚。每日 1 次,连泡 1 周,症状缓解后再巩固 1 周。
注意事项:足部有伤口、溃烂严重者禁用;泡脚后及时更换干净袜子,鞋子暴晒消毒。
2. 足跟痛(劳损型)验方 —— 川芎红花鞋垫
适用症状:长期站立或行走后足跟疼痛,无骨刺或严重炎症。
配方组成:川芎 10g(研成细粉)、红花 5g(研成细粉)、透气棉布 1 块(剪成鞋垫形状)、棉花适量。
使用方法:将川芎粉、红花粉混合均匀,与棉花一同铺在棉布上,缝制成鞋垫,垫在鞋中使用。每周更换 1 次药粉,坚持使用 1 个月,可促进足跟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对红花、川芎过敏者禁用;足跟有骨刺者需配合医生治疗,此方法仅辅助缓解。
【三天面授课程安排】
【课程优势】
一、内容体系:“部位化 + 系统化”,告别验方碎片化
传统验方学习多以 “病症” 或 “脏腑” 分类,易导致 “学了记不住、用了张冠李戴”,而本课程以 “身体部位” 为核心框架,让验方与应用场景深度绑定,形成 “可落地的知识网络”:
按 “从头到脚” 分区,精准对应临床场景
课程按 “头部(如头痛、眩晕、面瘫)→颈部(如颈椎病、咽喉肿痛)→胸腹部(如胃痛、咳嗽、心悸)→腰背部(如腰痛、腰肌劳损)→四肢关节(如关节炎、手脚麻木)→下肢(如脚气、静脉曲张、膝痛)” 的身体顺序划分模块,每个部位配套 “高频病症 + 经典验方”—— 例如头部模块中,针对 “风寒头痛” 讲解 “川芎茶调散” 的加减应用,针对 “风热头痛” 拆解 “桑菊饮” 的配伍逻辑,让学习者看到具体部位的病症,能直接关联对应验方,避免 “学了一堆验方,遇到具体问题却无从下手”。
每个验方配套 “三维解析”,兼顾 “知其然 + 知其所以然”
不同于传统课程仅罗列 “方剂组成 + 用法”,本课程对每个验方均进行 “病机拆解 + 部位适配 + 加减灵活用” 的深度讲解:
病机拆解:如讲解颈部 “葛根汤” 治颈椎病时,会说明 “葛根升津舒筋、桂枝温通经络,适配颈部风寒阻络导致的僵硬疼痛”,让学习者理解 “为何这个验方能对应这个部位的问题”;
部位适配:针对 “腰背部腰痛”,会区分 “寒湿腰痛” 用 “甘姜苓术汤”、“瘀血腰痛” 用 “身痛逐瘀汤”,并说明 “腰为肾之府,寒湿易困肾、瘀血易阻腰络,验方配伍需贴合部位生理特点”;
加减灵活用:如 “四君子汤”(健脾)用于腹部 “脾虚腹胀” 时,若伴 “食积” 可加山楂、麦芽,伴 “湿气重” 可加茯苓、薏苡仁,教学习者根据部位病症的细微差异调整验方,避免 “一方通治” 的机械应用。
二、学习体验:“场景化 + 实操化”,降低学习门槛
中医验方的难点在于 “抽象的配伍逻辑” 与 “具体的身体问题” 难以衔接,本课程通过 “场景化教学 + 实操化指导”,让零基础或基础薄弱者也能快速上手:
“病症 - 部位 - 验方” 场景绑定,直观易记
课程大量结合 “真实案例 + 部位图示”:例如讲解 “下肢膝关节炎” 时,会展示膝关节解剖示意图,标注 “疼痛点多在膝周经络(如足三里、阳陵泉)”,再对应讲解 “独活寄生汤”(治风寒湿痹型膝痛)的用药思路,并用 “老年女性,膝痛遇寒加重,上下楼困难” 的案例,演示如何根据症状判断是否适用该验方、如何调整剂量 —— 让抽象的方剂知识转化为 “看得见、能对应” 的实操场景,记忆效率提升 30% 以上。
配套 “工具包”,学完就能用
课程同步提供 “三个实用工具”:
《从头到脚验方速查手册》:按部位排序,标注 “病症名称 + 验方组成 + 适用人群 + 禁忌”,可随身携带,临床或日常调理时快速查阅;
“验方加减对照表”:针对每个核心验方,列出 “常见兼夹证(如夹寒、夹热、夹湿)” 对应的加减药物,例如 “桂枝汤” 治感冒,夹痰加半夏、夹燥加麦冬,无需死记硬背;
实操视频:录制 “验方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的细节)”“外用验方(如泡脚方、外敷方)的使用步骤”,避免因 “操作不当影响疗效”(如部分治腰痛的外用验方需 “温敷”,课程会明确温度和时长)。
三、应用价值:“双场景适配”,兼顾 “专业诊疗 + 日常调理”
本课程不局限于 “专业医师学习”,而是覆盖 “职业应用” 与 “自我健康管理” 两大场景,让验方价值最大化:
适配基层医师 / 健康从业者:提升临床效率
对基层医师(如村医、诊所医生)、理疗师、健康管理师而言,课程中的 “部位 - 验方” 对应体系可直接用于日常诊疗:例如遇到 “颈痛伴手臂麻木” 的患者,能快速定位 “颈部 + 上肢” 模块,选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气虚血瘀型肢体麻木),并根据患者是否有 “畏寒”“口干” 等症状调整药物,减少 “辨证耗时”,提升接诊效率;同时,针对 “常见多发病”(如头痛、胃痛、膝痛)的验方,多为 “药味少、成本低、易获取” 的经典方,适配基层诊疗的实际需求。
适配中医爱好者 / 家庭健康管理者:守护全家健康
对普通学习者而言,课程可转化为 “家庭健康工具”:例如孩子 “风热感冒”,可对应 “头部 / 胸部” 模块,用 “银翘散” 加减煮水调理;老人 “腰冷痛”,可参考 “腰背部” 模块,用 “肾着汤”(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煮水泡脚;自己 “久坐后颈僵”,可学习 “颈部” 模块的 “葛根粥”(葛根 + 大米)食疗验方 —— 所有验方均标注 “安全剂量、适用人群、禁忌情况”(如孕妇禁用哪些药、儿童剂量如何减半),避免 “盲目用药”,让普通人也能 “科学用验方调理日常小毛病”。
四、适配人群:“全阶段覆盖”,不挑基础与身份
传统中医验方课程常 “要么太专业(只讲理论,难落地),要么太浅显(只给方子,不讲逻辑)”,而本课程兼顾不同基础人群的需求:
零基础 / 中医爱好者:无需懂复杂的 “脏腑经络理论”,通过 “部位对应病症” 的简单逻辑,就能快速掌握 “什么问题用什么方”,例如 “头痛” 对应头部模块,“胃痛” 对应腹部模块,门槛极低;
基层医师 / 理疗师:课程深入讲解 “验方病机与部位的关联”“加减变化规律”,帮助其突破 “只会用固定方,不会灵活调整” 的瓶颈,提升诊疗水平;
健康行业创业者(如养生馆、艾灸馆从业者) :可将课程中的 “外用验方(如外敷方、泡脚方)” 融入服务项目,例如针对 “膝痛客户” 推出 “独活寄生汤泡脚 + 艾灸” 套餐,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竞争力。
综上,“从头到脚用验方” 培训课的核心优势,在于以 “身体部位” 为桥梁,让 “抽象的验方” 与 “具体的身体问题” 无缝衔接,既解决了 “学不会、记不住、用不上” 的学习痛点,又兼顾了 “专业诊疗” 与 “日常调理” 的应用需求,是一门 “接地气、能落地、有价值” 的中医验方实战课程。
【机构简介】
易水医方中医在线教育平台发源于易水之畔河北保定,北依燕赵,南拥湖湘,现有保定,长沙两大直营校区,直营团队近300人,办公及教学场地近1万平,平台定位于创学得起学得会的中医传承现代教育平台,以挖据中医、传播中医、用中医指导生活为宗旨,着眼于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的传播和民间中医实用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中医药临床精华,深入中医药现代技术教育模式的钻研,用互联网+中医的模式,深入推动中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传承与传播,平台自2018年至今,线上线下触达中医学习人群300万人以上,开设线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500多个班次,线下面授学员3万余人次,线上论坛触达50余万人次,今日头条曝光量过20亿,是最为贴近用户需求的实用型中医培训平台。
河北多学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以挖掘、整理、传播传统中医文化及技法为宗旨,集中医医学教学培训、中医医学研究开发、互联网线上及线下中医技术推广、中医高峰论坛为一体的互联网中医文化及知识传播平台。目前已形成系统化、集团化的战略中医产业联合体
河北多学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优势的中医专业资源结合互联网知识付费的风口于2019年底孵化成立易水醫方中医在线教育平台,以“让中医学得起学得会”为宗旨,并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中医知识付费的领军品牌。
2021年,在保护和发掘中国传统医学瑰宝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医文化及技术,研究院积极融合自媒体、短视频等现代化传播渠道,进行中医文化传播推广,易水医方互联网中医学习平台得到迅速发展,年度线上活跃用户过千万,付费会员达到25万人,已跻身国内互联网行业中医知识分享和专业中医文化及知识内容一线制作方,为了进一步响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战略,结合保定市优质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及区位便利性,易水医方在古城保定建立线上运营中心及线下职业培训学校。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